每天帮 >地图 >心得体会 >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时间:2024-02-11 作者:每天帮

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精选7篇)。

不同的经历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收获,我们最好是写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关键是思考和沉淀而不是简单的记录和回忆,大家好编辑今天为您推荐一篇有关“师德师风演讲心得”的网络文章,不要放弃这篇文章会提供一些新思路!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篇1

各位教师:

大家好!

在持续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形势下,临近放假,县局部署安排这次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有着特殊的形势背景、重大深刻的现实意义。希望全体老师深刻领会县局动员会精神,按照学校安排,扎实做好有关工作,查找问题、反思工作、整改提高,力促师德师风的进一步优化。现就我个人的认识,谈下面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端正思想,提高服务意识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倡导尊师重教的形势下,社会把太多的光环、美誉给了教育和教师,理想信念使我们义无反顾,太多的自我感觉良好使我们自信十足,以为只要本职工作上操心尽力这便万事大吉。但我们不能不有的一个认识是,随着教育社会化的步伐加快,我们所面对的挑战、苛责也正一步步加剧,这使教育日益蜕变为一种高危行业,网络苛责、身边困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看待教师这一角色。说透了教育也就是一个服务行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千万家庭的幸福服务。既为服务,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也就成为衡量我们的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我们应当正视这一形势新变,走出自我,超越一般意义上的“问心无愧”,强化服务意识,力求让学生、家长满意。在本职工作中舍得尽心出力,也能够学会赢得理解、支持及肯定。

二、优化态度,学会换位权衡

师德的核心是一颗爱心,为学生健康成长乐于付出的诚心。为学生及其家庭的长远利益尽责,看准了的事总想做彻底,要求于学生的总期望学生一点不拉、一刻不差的做到位,这愿望本身并无什么不妥。但太过的较真,过于的一根筋,常会落得“好心被当驴肝肺”,欲速反而不达的结局。事实上,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他的自我意志和愿望,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增加,家庭溺爱、家教缺失严重,这使得如今的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相当多的孩子并不能用心体察老师的心意和感受。但说过来,孩子毕竟也就是个孩子,我们要维护自尊、要保持尊严,就必须有换位思维的意识,有时就得识点眼色,管教学生不一味的磕扎动紧,很多的时候应学会以退为进,始终保持平和心,有个好态度,“爱”让学生能感受,也能接受。

三、讲求方法,凡事讲究实际

不同的教育、管理以至问责方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应努力寻求最实际有用的“开心钥匙”,对学生既不简单化的一味放任,更不草率化的一味硬上。要努力做到恩威并举,刚柔相济,力避过当无效干预,谨防任何形式的矛盾升级、力戒矛盾激化。当然了,一旦有矛盾产生、祸端染身,也要有担负的胸襟,要理智、警觉、主动、妥善的做好善后工作,及时采取挽回局面的妥当措施。绝不可破罐子破甩,一致事态进一步升级,小失误酿成大祸端,让一巴掌真的拍走数千元。当然,老师们在自己工作和生活中如遇到不顺心事时,也要学会以合乎情理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不盲目、轻率乱用网络方式。因为这样的窝里斗,只会污损咱们教育人的整体形象,也同时玷污了自身形象,落个“恶人先告状”的恶名。

四、强化保障,切实抓好防范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体罚、殴童事件层出不穷,借助网络传播,闹得沸沸扬扬,让整个地球人都知道,教育界的这类事件更是动辄即成人们口诛笔伐的靶子。给人的错觉就是教师个个都成狼外婆,个个都像十足变态的凶手。有人就义愤填膺高呼“莫以教育的名义行体罚之实”,在这般舆论一边倒的形势下,身为教育人更应安全、规范的警钟长鸣,学法、懂法、守法,严守师德规范,遵守有关规定,按照精细化要求,努力用优化课堂教学、优化师生关系来增强教育教学的凝聚力,并以此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坚决防止因违规操作而招致安全、管理、收费及课业负担等方面的祸端。当然,学校也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以制度约束规范教育行为,以规范管理提升教育的威慑力。

五、学会调适,确保心理健康

如今时代,凡事讲求速度和效益,老师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除了业务工作也还有许多场面上的事务需要配合,事关全局,这些工作事实上也在所难免。另外,面对绩效挂钩的业绩考评,工作中的体力、心理压力本来不轻,作为拥有多重身份的社会人,也常常面对来自家庭及自身的压力,老师们的心理健康也必须引起各方面、尤其是老师们自己的重视。要学会自我调适,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手躁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心躁的表现,心理失衡的情况下,一反常态的失态行为也便难免。要善于放宽心胸容人容己,多从好的方面想事、处事。当然,学校也应当尽力为优化老师们的生存环境做努力。

总之,既然踏进教育的门,教书育人就是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事。愿我们以豁达的心胸、博爱的情怀,乐观、热情而理智的去面对工作中的矛盾,积极修炼师德师能,努力创建天时、地利、人和俱在的良好教育环境,以此确保我们事业的和顺畅达,以此去创建我们期望的工作业绩,让教书育人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灿烂的事业,让教书真正成为幸福可爱的职业。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坐在这里发言,感到无比荣幸,我们的成绩能够被领导和老师们所承认,是全组成员莫大的的幸福,我们深知,我们并不是干得最好的年级,只不过是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娃娃学会了自己独立行走而已,这过程中,得到了领导如同对潜能生一般特有的关怀,得到了其他年级组热心的帮助,我们终于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基本任务,组内每一个成员也因此而迅速成长了起来。下面,我作为一年级代表,向领导和老师汇报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

常言道: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甚至孕育着痛苦的过程,如同一个生命的胚胎,要经过母体十月的孕育,直至分娩的阵痛,才有那一声生命响亮的啼哭,一年级组的的成长,也经历过一段这样的轨迹。 一年级上学期有学生三十五人,年龄偏小,每班6岁以下的接近半数。男生人数达到三分之二。记得开学初,我对一切摸头不知脑,遇到问题大眼瞪小眼,不知什么问题找学生处,什么问题找后勤,什么问题找财务,对一些突发性问题是自己单独解决,还是请示领导?白天,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稍不小心,会有可能没做到一分钟到位,或该交的资料没有交,或是领导来巡视的时候,没有使用操作不很熟练的展示台和电脑,或因为教室里吵吵嚷嚷而弄得不知所措,听见铃声就冒汗,看见有意见的家长就发毛。一天下来,整个人被弄得焦头烂额;晚上,又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忙得不知干什么才好,是家访,是备课,还是去办板报?亦或是做拼音卡片和课件?中午,我们最迟进饭堂,下午,最迟出教室。晚上,走得最迟的还是我们。开学第一个月,我没有主动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家里打来的电话也是寥寥几句就挂断,直到有一天,儿子在电话里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不要他了,我才猛然醒悟过来,自己与家里人的沟通太少了。即便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成绩,一年级的常规纪律总是达不到要求,精神面貌也不尽如人意。教师会上我们一般都低着头,只要不批评我们就长嘘一口气。万事开头难,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要说起我们第一次小小的胜仗,是上学期的运动会,记得我当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老师真的让人感动:上午上课、跟班练队列,不怕烈日暴晒;中午,伏案批改同步测试、日记本,写字本,丝毫不马虎;晚上,又在备课,查资料,或和家长联系,一点也不觉麻烦。他们没有回头想过今天一共工作了多少小时,是否需要休息了,只知道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完成;他们也没有往前想过这样加倍地努力是否到头来却见不到成效,只知道目前的状况离学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还必须不断地努力…… 我们第一次得到了校长的表扬,虽然只是对我们工作态度的肯定,但那已经足够了,我们像一个小孩子似的欢喜了好一阵。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为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欣慰。我们的敬业精神是在深圳实验学校这个大熔炉里炼出来的,我们为超越自我而兴奋。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真正的实验人办事有成效,真正的实验人能开拓创新,真正的实验人最讲团队合作。一年级组是一个有活力,有实力的团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干:王巍敢想敢做,有开拓精神;伍海燕有板有眼,踏实认真;刘坤温柔大度,吃苦耐劳;郭冬玉大方自信,颇有灵气;张秋花经验丰富,兢兢业业;楚小平多才多艺,做事有条理;龙琳见多识广,点子极多。这样一个优秀的团体,如何把他们很好地凝聚起来,把他们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呢?当我们为第一次得表扬而欢呼的时候,我在自责内疚的同时也暗暗下决心:努力吧,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些可爱的伙伴! 从此,我遇到问题就请教杨波,孙安懿,有时还向张彦,赵谋元取经,有时,我会上楼,到各班教室外溜达溜达,留意观察高年级常规、学习的细微之处,觉得有可鉴之处,马上就在我们小团体实施起来。有时,在网上或书中看到一些有创意的文章,就和老师们商量讨论,可行之处立即到班上试一试。我们觉得低年级要快乐学习,要活而不乱,因而举行了一系列的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课外竞赛活动:背书大王竞赛,笔顺大赛、查字典比赛、猜谜大赛,比赛准备充分,有记分员,有主持人,赛后有总结,有奖励。过程精彩纷呈,有个人之间的评比,有班与班之间的较量,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同学们喜欢朗读了,喜欢翻看课外书了,下课时追赶打闹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猜谜语,脑筋急转弯和读儿歌。张秋花和郭冬玉老师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效果,也主动组织了数学速算比赛和我是小小数学家竞赛活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们也因此而分工合作,加强了交流,促进了相互了解,团队凝聚力也慢慢滋生、开花。 如果把每一位学生比作一粒希望的种子,实验学校就是一片孕育希望的土壤,而我们则是播种希望,播种太阳的使者。 在队列广播操比赛和合唱节中,老师们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作为一个合格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开学工作刚忙完,楚小平就找了我,根据上期运动会的经验教训谈了他的计划和想法,早锻炼时,他除了训练武术生就是到各班进行队列指导,又抽空召集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有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一个好的个人,你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

人们喜欢金色的太阳和银色的月亮,但我想赞美那些夜晚不耀眼的星星;人们都留恋姹紫嫣红的玫瑰,雍容华贵的牡丹,而我却崇尚上那漫山遍野不引人瞩目的小草。星星给黑夜带光明却从不炫耀自己,小草装点万里河山却总是默默无闻,星星,小草是平凡的,但它们的精神是高尚的。

晨曦初露,月光披着冰冷的青灰,学校门口已有校领导们巡视安全的身影和班主任们疾步的脚印。办公室里,下课的铃声怎么也喊不停同仁们那忙碌的笔尖,好像那铃声是孩子们的专属。他们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人的光环,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

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深深深打动了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师之本。古人云:

士不可不泓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不扬德。

我庆幸命运赐给我了这个职业。

这条路刚刚在我脚下开始。 不管漫长的荆棘或沼泽,我都不会像以前那样退缩。7年的风风雨雨,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一生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精神激励着我,周围同事们不辞辛苦,努力钻研,积极进取的行为鼓励着我,“六知”精神的学习更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我热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意做一支红烛,我愿意做一把梯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努力工作。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篇4

修师德、洒师爱、铸师魂

————思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著名的《师说》开篇语,在慨括教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授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是师者的首要任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教师作风是教师职业的风尚。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张越教授在谈齐文化的时候曾引用了管仲的一句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踏上神圣三尺讲台,面对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也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在我国古代也有“爱施者,仁之端也”。事实上也是如此。孔子能成为“万世师表”不就在于他对学生实施“仁爱”吗?

陶行知先生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不就在于他对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吗?

那什么是师爱呢?师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情感。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

“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的崇高师德境界。所以我认为老师的爱是世界上最高尚、最伟大、最真诚、最无私的爱。古往今来,许多名师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

孔子在他贫病交加、饥寒交迫、报国无门的绝境中仍带领**周游列国传经讲学,这就是最好的师爱;近代,为了办学育人,他沿街乞讨,跪下讨钱建校;汶川的谭千秋老师在山崩地裂的时候,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四个学生的生命;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徐本禹把青春和鲜血献给了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这些都是对师爱的最完美的回答,师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言!

谈完师爱再说师德,查阅资料给师德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师德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它包括教师思想的思想内容、精神品质和职业道德。

一个师德高尚的名师人师就是能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并通过对学生无怨无悔的大爱表现出来,这就是师德的魅力,师爱的伟大。

师德与师爱是一体的,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他必然会对学生充满爱心,热切关怀,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学生的利益。相反,一个师德低下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学生的冷漠、无情甚至出现了一些有悖伦理道德的违法犯罪事件,近年来,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负面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为了职称学术造假,明目张胆推销商品,偷偷摸摸有偿家教,体罚学生、**学生等等??出现了许多有违于师德师风的事件。

这事件的出现,虽为个别教师所为,但影响十分恶劣,严重的败坏了教育的声誉,损害了教育的形象,改变了人们对教师的看法。这是一个人民教师道德的丧失和道德的沦丧。

师德要靠师爱来表现,师德再崇高没有师爱来具体表现那只是空谈,空有一腔热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通过师爱的实践行动,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才能使师德绽放魅力。教师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展示出来的,而是在平凡、细微、普通甚至琐碎中体现。2002年我参加工作,是学校的国画书法教师,所教的第一批学生现在也都已经参加工作了,在去年的元宵节,我接到了在美国留学的学生的**,简短的祝福之后对我说:

“老师,您还记得我们上三年级的那个元宵节吗?当时我们住校,父母不在身边,是您为我们买了元宵,煮好了给我们吃,从那以后每年的元宵节都会想起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们都会有和我相似的经历,或许别人不去刻意提醒我们就不会记得,这也正说明了“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件细微的小事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印象,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还是因为师德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道德,师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如果将二者融于一体那就会形成借用赵朴初先生教师赞中的“忠与爱,无伦比”,就会绽放出“无穷际”的“光和热”。李振华,这个名字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在去年的思想作风整顿中,他给了我们一个精彩的报告。他几次为自己的深情哭泣。18岁,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了偏远贫困的沂蒙山区,从此他就扎根山区六十余载,无怨无悔,默默耕耘,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老区的教育事业,退休后又拿出所有积蓄资助教育事业,他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得到了全社会的尊敬,他是人民教师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融师德和师爱于一身的人师典范,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师德学习心得一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在学习、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启发他人,充实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

2。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建设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教师应该是教练,而不是运动员,让学生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学习和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是师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当教师是教师的美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发挥人格激励作用,培养言行一致的人。

5个。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将面临落后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师德学习心得二

作为教师,他们愿意接近和沟通道德人,当然,他们也愿意接近道德学生。作为学生,他们也愿意接近和沟通道德人,当然,他们也愿意接近道德老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学校里,学生不仅受同学的影响,也受老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

因此,你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师的知识、权力、仪表等也会成为促使学生走近的因素。但知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欲,权力只能维持短暂的服从和亲密,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关注。

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种权力是长期的,它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它是学生未来的基础。因此,就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而言,知识、权力和外表不如道德重要。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是得到学生的真诚支持。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

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一个好的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就是保持一种师生人格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道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自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知识、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有些中小学教师甚至成了“**”的代名词,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大学教师虽不像中小学教师那么**,但师道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

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和正当的,学生也很难接受。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问题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

民主作风是建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德既是教师的个人问题,又是教师的群体问题,即氛围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

此时,时的问题已经演变成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此时,不良的教师风气已演变成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近年来,恶劣的社会风气也给教育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

可见,师德师风问题与当时流行德师风密切相关,

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

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提倡师的师风。

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育观念的创新,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都是很有用处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青少年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篇5

教师是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在中国,没有那一种职业像教师这样,人们首先注重的是其道德,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有没有合格的师德,是社会判定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

当前教师的师德问题颇为社会所诟病:部分教师无心教书,敷衍塞责,误人子弟;部分教师拜金严重,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赤裸裸的交易关系、金钱关系;部分教师品行不端,方法粗暴,给学生的身体、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或造成伤害;部分教师言行粗俗,志趣低下,社会观感极差……少数教师师德日堕,教风日下,影响了整个教师群体的形象,毁坏了学校的声誉,也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何谓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包括私德(个人品德)和公德(职业道德)。很多人认为师德就是师德,这是不准确的。

教师不仅给学生“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师肩负“传道”的责任,教师的个人品德影响学生对其所传之“道”的态度。《敬畏生命》的阿尔伯特史怀特不仅在理论上从生命的神圣性出发唤起人们对于所有生命的敬畏之心,而且从30岁开始就“听从上帝的召唤”,在中部非洲为最贫穷的人们工作或奉献了一生。阿尔伯特·怀特的理论广为传播。正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他的理论才充满了力量和说服力。

同时,教师也是学生的生活模式,其人格特征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个人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转化为教育内容,或与其他教育内容相结合,构成新的教育内容;教师的个人品德也同样可以促使其教育手段的道德化。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回忆某一位老师时,往往并不是因为他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老师言传身教所体现出的品质,或是老师举手投足间彰显的精神与风格。

这说明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关注师德就不能不关注教师的私德。

教师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涉及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其范围比较宽泛,有人精炼地概括为: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颇为恰当。

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有爱心的教师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他的上下进退皆以学生为据。胡忠、谢晓君夫妇之所以舍弃优裕的生活环境,来到艰苦的xx,就是因为那里的孩子更需要他们:“像我这种老师,成都多得很。

不可能是因为我走了,哪个学生不会看书。但是这里不一样。 很少有老师愿意来这里停留。如果他们成长的命运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我想这会奏效的。

我一个老师,在**不是教书?在**不是育人?”胡忠以平素的语言、纯朴的行动向人们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学生至上,大爱无疆。

教师之爱的特点一是“兼爱”:既爱自己孩子,也爱别人孩子,只爱自己孩子,谓之“偏私”;既爱优秀学生,又爱问题学生,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只爱优秀学生,谓之“偏狭”;既爱有钱学生,也爱贫困学生,只爱有钱学生,谓之“势利”……二是宽容:

以平和的心境、智慧的胸襟对生命个体给予尊重和唤醒。胡忠、谢晓君夫妇支教时把三岁的女儿也带到xx,并且与其他学生同样看待,体现了教师的“博爱”胸怀。用谢晓君的话说:

“必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把孩子放在自己心里面。一个称职的父母不仅对一个孩子有好处,而且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照顾。”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是相互的,老师真心爱学生,然后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如孟子所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当年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深得**的敬佩和景仰。孔子死后,**筑庐而居,守墓三年。

其中,子贡守墓六年,并且竭力维护老师的声誉和学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今天,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还有多少人记得我们、感念我们?我们在责备学生薄情寡义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我们当初对学生可曾真心相待、真情付出? 也许学生记得的是某些教师曾经的横眉冷对、冷嘲热讽,甚或寡廉鲜耻。

学高为师。学识是教师的奠基石。《学记》有云: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就是说,只凭记忆力掌握书本上的各种知识,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这种人不够资格当教师。

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否则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怎能帮助他人解除疑惑?并且教师的知识是不断发展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思想具有时代的气息,具有新鲜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学生接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从知识总量上讲,教师不一定比学生多,“**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在今天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学高为师,在今天更多地表现为教师以自己的好学精神、求真意识影响学生。

好学是教师的本分,孔子曾经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年近半百时,他还感叹地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至韦编三绝,可见其好学不倦的精神。他的好学曾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

现在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好学之于教师已成“奢侈品”,教师不读书已成常态。一些教师自嘲地说,只读三本书:教材、教参、教辅。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是提高而是下降。人言中医往往是“老来俏”,而教师一般是“老啦,不中用了”,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不同于其它职业,不能靠经验生存,而要靠智慧的活力、思想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而教师的智慧、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要靠不断学习来积累。陶行知先生半个世纪前说过: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的直接结果是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著名特级教师吴非说:“以目前教师的专业状态,连迎合提升升学率这样一个低标准也有困难。

大量教师只能通过增加作业量来应对考试,没有教学智慧。”教师不是读书人,校园没有书香,只闻铜臭,这让社会、家长、学生情何以堪?这样的教师何以赢得学生的尊敬?

身正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把你当导师。

这让我想起了一代大家梁启超。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师,责任心很强,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1927年5月底,北京局势危急。梁启超原计划在天津避难,但临走前,他不忘完成教书职责:

“好在校阅成绩恰已完功,本年学课总算全始全终,良心上十分过得去。……整夜不睡,点着蜡结束校中功课及其他杂事,明日早车往津。” 另一国学大师钱穆自幼吸烟,后来在小学任教,课本有劝戒烟一节,他自忖:

自己嗜烟,何以教学生,遂决然戒之,后数十年不吸。对比大师,我们当下的教师,讲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可他本分的阅卷任务都不能完成;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抽烟,可自己在办公室甚至在教室吞云吐雾;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用手机,可他自己在上课时自然而然掏出手机接**……

有人说:你想让你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试着自己做那种人。比如,当我们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应该首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学校的工作之中,而不会抱怨,不会索要报酬,不会斤斤计较。

教师的身教比其言传是对学生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在西康福利学校,胡忠用自己的经历感染了这些孩子。44名已毕业并进入大学的学生中,有10多人与胡忠约好,毕业后返回藏区工作。

总之,教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我们不能指望教师道德完美,但至少他们应该是有道德的普通人。问题是教师的道德在下降。为什么?

每个有良知的老师都会问。

从哲学上讲,事物的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教师将师德的下降归因于社会和市场经济,这并非不合理,但问题是内在原因是根源。同是教师,甚至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师德迥然不同,就是因为个人的修养不同。

有些教师“忧道不忧贫”,在不断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教书育人中感受生活的快乐。胡忠、谢晓君夫妇在xx支教,由于是志愿者的身份,每人每月只有300多元生活补助,但是他们内心充实:“作为教师来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这种意义超越了对内心所有物质条件的追求。当我心中有一种工作的快乐,当我给孩子们时,我感到真正的满足。” 相反有些教师“忧贫不忧道”,受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没有将心思放在怎样教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上,而是一门心思投入在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钱上。

今天我们确实看到一些老师发财,不是因为办有偿辅导班,就是因为做生意甚至变相,要求家长送礼。这些教师其实只有教师之名而无教师之实,他们之所以仍处于教育的岗位,得益于现在仍然没有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不过,有口皆碑,我们难道没有看到家长、学生看他们的眼神?

何曾有青眼?

一些教师为自己的失德辩护:我是一个普通教师,从事普通的职业,社会凭什么对我们的道德指三道四?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名利?

我们为什么必须做出奉献?是的,在今天,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但教育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对于人本身的关怀和人的主体塑造,并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于教育本身的道德性,人们必然对从事教育的教师寄予较高的道德期待和要求,因为教师的道德身份与教学身份是不能分离的,教师的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教化、感动、鼓舞、引导的积极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在今天的自主创业时代,我们可以选择不教书。如果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同时选择了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和道德要求,选择了必须在平凡中追求神圣。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之“忧”是我之忧,是我们教育之忧,是我们这个社会之忧。

然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有何求?我们只求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坚守师德的底线,重塑教师的形象。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篇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记得小时候,母亲问我:“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当老师!”是的,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为了这梦想,常常召集几个小顽童,在墙上挂上一个小铃铛,用手摇几下,表示上课了,然后便摇头晃脑的讲起了连自己都一知半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便油然而生。长大后,当我带着青春的激情踏上三尺讲台时,才真正懂得了这已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它要求我们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

你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爱”。

我随处可以看到,我们学校的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以他们执着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发挥着光和热。多少次老师们都是带病上课,多少天老师们都是以校为家,多少位老师都是一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课。自己的孩子尚且在读书求学的关键时刻,然而,他们无怨无悔,他们不曾抱怨。这就是我们的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老师一样付出如此的多。是啊,我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说无私吧,太老套了,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呀,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生命去维护,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毕生的代价,何以为证?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证,校园的梧桐树可以作证,桌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作证,那在寒风中等妈妈回家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可以作证!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教师的存在呢?支撑他们就是高尚的师德!

老师们,师德是什么,师德就是爱,爱事业、爱学生;师德就是付出,无私奉献而无怨无悔。

老师们,让我们一同走进智慧的海洋,采撷最美的智慧之花献给我们的孩子,献给我们的事业吧,因为,师者,一生只为爱!

师德师风演讲心得 篇7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

、严谨的教学风范、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些特点?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师风整顿教育经过这几天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相互尊重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

怎样从师德建设、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师德观来细细捋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从教学中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誓言呢?经过思考与沉淀我本人觉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求老师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具有“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让学生觉得我是他们心目中可以信赖的好老师

2、扎实敬业积极提高自我素质做一个让家长满意的教师

《中国教育报》曾刊载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题目问“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 :

“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个极有诗意、极脱俗的回答可老师偏偏判他错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是:“变成了水”对此文章作者生出无限感慨继而提出了一个问题:

究竟什么是教育?

我总认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学生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以**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时不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有时觉得学生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再也不能重蹈事例里发生的情况:、新的讨论大潮中另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好老师

3、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做一个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在学习知道方面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厚此薄彼形成生动活泼、

总之经过这次学习让我对师德师风的了解更深刻:今后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幸福”当我看到这两个字的瞬间脑海中浮现的是小学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幸福》课文中有三个寻找幸福的人相约十年后再相见十年之后当三人见面时述说的却满是彼此寻找幸福的旅程…我想寻找幸福的过程是一种最好的幸福吧我的幸福又呢?当我打开爱的记忆便找到了答案:

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真切地体会到:;

本文来源://www.mtb31.com/m/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