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帮 >地图 >工作总结 >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时间:2025-06-18 作者:每天帮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集合八篇)。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篇1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让我时刻放在心上。喜欢啊,是清风,是朝露,是脸颊红红,是千千万万人里,心里除了你再也装不下其它。

2、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3、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季啊!爱情,就是彼此永不止息的思念,是永远放不下的牵挂,是心甘情愿的牵绊。

4、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诗经·召南·摽有梅》梅子纷纷落了地,树上还留有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莫要耽误了好时辰。总会有一个人,跨过千山万水来到你面前,让你再次相信爱情。

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娴静的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可是她却故意躲起来,让我焦急让我找。当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感到春暖花开,鸟唱蝉鸣。

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风·柏舟》我的心不像圆圆的卵石,任你搓圆捏扁;我的心不像柔软的草席,随你翻随你卷。我欣赏这样的姑娘,可以爱得撕心裂肺,也可以走得干干脆脆。

7、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卫风·氓》年轻的姑娘们,千万不要沉浸在和男子的恋爱中,男子若是恋上你,说丢就丢很容易,女子若是恋上男子,就再难挣离。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多么痛的领悟。

8、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郑风·女曰鸡鸣》我们就着美味来饮酒,恩爱万年长。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心好欢畅。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9、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虽然我也喜欢仲子哥,但你半夜翻墙,实在让我害怕,毕竟人言可畏。女人,没有什么比自尊自爱更为重要,好好爱自己,这是一切感情的前提。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桃花缀满枝杈,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桃花灼灼,红衣烈烈,不知迷了谁的眼。

11、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邶风·绿衣》把亡妻做的绿衣衫呀,反复看,你走了,知道我有多悲伤。自你走后,心憔悴。

12、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郑风·山有扶苏》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当我所有曾经厌恶的行为在你身上发生我都自动解释为可爱时,我就知道事情有些麻烦了。

1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文雅的.君子,像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大概每个女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男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1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外面电闪雷鸣,雨水迷蒙,鸡叫不停。突然见到你归来,怎能令我不欢喜。他风尘仆仆地走向我,胜过所有温柔。

15、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妹妹就要出嫁,我送她到郊外的路旁,等到看不见你的背影,我的眼泪像雨一样掉下来。每一个兄弟姐妹,都是生死之交,看着你的背影,我只愿你过得好。

16、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绸缪》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我以为我看够了阳光,直到遇到你,才知我从未真的见过阳光。

17、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邶风·凯风》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七个儿子,实在是太劳苦了。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孝顺父母是永远不会错的事。

1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你赠我以木瓜,我回你以玉佩,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想和你珍重情意到永远。爱是不计回报的,你爱我三分,我愿予你十分。

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篇2

【课前营造气氛】

多媒体展示古朴画面: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学实录】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我是第二次来到山东了。山东人民热情淳朴,山东的同学聪慧纯洁。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蒹葭》。让我们合作愉快,好不好?

生:好!

师:谢谢!

师导入: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秋水,伊人。无数次地寻觅之后,是否会有无数个遗憾?遗憾,总是在你离去时浮出水面,而相思,却永久地沉在了水底。

赤足的女子,深秋的寒气可曾侵蚀到你娇嫩的肌肤?踏过河岸,你见到了什么?村庄,炊烟,还是阡陌?

只有白雾,蒹葭的背后还是蒹葭。你看见了露珠,那些叶片上晶莹的眼泪,随风吹落,任风激扬。

我读到了你寂寞中的美丽,读到了你暗生的白发,你的悲伤,你的喜悦。浅浅淡淡,真真切切。

在水一方的,不是缘,是梦。

老师刚才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的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节课,我和同学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师: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好,请大家做好准备,听我朗读。

(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师:老师读得不好,等一下同学们一定读得更好。同学们刚才找到这首诗的韵脚了吗?哪位同学先说一说?(老师巡查)大家要在韵脚上注上拼音,就可以发现韵脚了。

生:(有些犹豫的)站起来。

师(鼓励的):没关系,大声说。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对吧?

生:苍、霜、方

生: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生:第三章是采、汜、坻

师:还有没有更正或补充的?好,请坐。

生: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全面,但有一个字的读音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跻读jǐ还是jī?

生:jī

师:好!现在一起试着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请注意读音。现在,我带读一句,你们跟读一句。

师: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生:苍苍,萋萋,采采

师:回答得很好!一点点失误,哪位同学来更正一下?

生:还有道足且且反复叠唱,是《诗经》的特点。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师:《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叶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生:齐读

师: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

生:第一章中是苍苍萋萋采采

为霜未晞未己

一方之漏之涘

且长且跻且右

水中央水中坻水中趾

师:谢谢你!你回答的很好。(出示幻灯片,明确各章的不同的词。)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的字,请大家注意各章中不同又重复的词,这是诗经中反复咏唱,一唱三叹的特点。这些充分的表现出诗经中一种怎样的语言结构形式呢?

生:辞赋。

师:赋是哪个赋?

生:赋予的赋

师:不错!这位同学提到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赋是叙事,你的理由是什么等下再说。赋是诗歌创作的特点。但是这里的结构形式是什么呢?重章叠唱,一唱三叹。朴素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的声音很响亮,但是品味一首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诗的情感。光注意朗读的工整、节奏是不够的。我们如果对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的话,会读得更好。请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师:很勇敢,谢谢你!请你来回答。

生: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强烈的追求一个美丽女子。

师:很好强烈这个词用得好!

生:鼓掌。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说法

生:应该是写一个人为了追求友谊而得不到时的失望的心理过程

师:一个说追求爱情,一个说是寻求友谊,很有想法,我们说,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结论。很好!还有其他的想法吗?我们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二、再读,想象诗歌的诗意美

师: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现在就请同学说说诗的绘画美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画出了情感。

生:我认为诗的绘画美,表现在内涵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用一句话表现诗中优美的画面。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生:诗中写出了在水边芦苇丛中一个男子对心上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师:他是怎样表达爱慕之情的?

生:有位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说,我的心上人就在水的对岸。

生:溯洄从之,道途且长。意思是,我要溯流而上追求她,虽然路途漫长而艰难。

师:你说得很全面。哪位同学再作补充?这位同学的描绘是这幅画的内容,那么要怎样才能使这幅画美起来呢?有色彩,有伊人,有美丽的景物下面有一个小环节:驰骋你的想象力。这幅画很美,那么景物是如何美的呢?诗中刻画了几个人物?伊人是男是女?

生:女的。

师:有没有认为伊人是男的?这一半同学想象景物如何美,那一半用学想象伊人是如何美(?是男?是女?伊人是如何漂亮、他(她)性格、气质。是怎样)

(生思考问题)

师:现在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伊人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一袭白色纱衣,一头乌黑亮发,非常漂亮。

师:美若天仙。

生:伊人是一个漂亮的窈窕淑女。有一个男子在爱慕着她。从环境来看,她是一个清纯漂亮的女孩。

师:请问,诗中有哪些信息在暗示这点?

生:诗中写到芦苇之美,

师:白露为霜,表明那个男子很早就起来追求心中的伊人。其他同学还有没有看法?

生:伊人不仅外表美,而且内在美。她气质高雅,非常的温柔动人。

师:不错!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她是一位女子,由于不能与心上人相会,她的心情很萋苍。

师:理由是什么?

生:环境非常凄清,凄清的环境衬托出她萋苍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看出了诗中用环境描写来表现画面,衬托心情。很好,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读书多,知识面广。

师:这位伊人这么美,值得这位追求者上下求索,确实很美。诗人为什么不把这种美直接地写到诗歌里面呢?

生:如果直接写,就很难突出追求者的心情。

师:用环境描写更能够表现他的美,表达她的爱意。说的非常好。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现在我们来分声部朗读。男同学读一二句,女同学读三四句,如此交替循环,读完全诗。

学生朗读。(交替分部朗读)

三、三读,体会诗的情感美

师:诗人在诗中用朴素的文字表达诗人强烈、细腻、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环节的学习:体味诗的情感美

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配乐朗读全诗,看看范读老师是否读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播放配乐范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老师朗读得怎样?

生:朗读节奏均匀,规整,语调动听。

生2:我认为读得不好,诗的节奏没有读好,没有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情感。

生:应该读出对自己心上人的追求但是又可望不可及的心情。

师:那你来挑战一下这位老师,好吗?

(学生开始高亢有沉吟的、节奏抑扬的朗读。)

(成功的朗读使台下的老师们不由鼓起了掌。)

师:山东同学的朗读水平就是高。刚开始,我很害怕献丑,那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终于让我引出个玉来了。(师的一番话使学生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

的情感。

生:憧憬。

生:焦急。

生:失望。

生: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

师:你的表达非常流利,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很强。谢谢你!

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诗人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下一步我们来创造性的朗读。你认为是怎样的情感就怎样读,读出个性美。

为了更好的理解诗人细腻的情感,请同学们一起来齐声朗读,好不好?同学们,先默读全诗,酝酿一下感情。

生:好!

(学生很有热情,且较之开始的朗读,在节奏和情感上均改变很多。)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感受《蒹葭》的音乐美,想象《蒹葭》的绘画美,体味《蒹葭》的情感美,最后让我们和着优美的旋律齐声地背诵这首诗。

师:我想提问一个同学。你认为要很快地背诵这首诗有什么诀窍吗?根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背完第一章,你觉得第二章会不会好背?

生:会好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中多数句子一样,只有个别字词不同。记住这个别字词,全诗就背下来了。

师:按这规律,请同学们把全首诗当堂背下来。哪位同学背第一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二章?

(生流利背诵。)

师:哪位同学背第三章?

(生流利背诵。)

师:大家都背得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和着钢琴优美的旋律背诵下来。

师生:齐声背诵。

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篇3

一、写作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二、注释:

1、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2、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3、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4、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方,边

5、遡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遡洄,逆流而上。遡,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6、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7、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8、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9、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10、晞(xī):晒。

11、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12、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13、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14、采采:茂盛的样子。

15、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16、涘(sì):水边。

17、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18、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19、之:代“伊人”

三、译文: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四、诗歌赏析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3、诗歌开头前两句的艺术手法叫什么?

叫做“比兴”的艺术手法,也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4、诗歌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采用了比兴手法,以对蒹葭的景色描写为起兴,引出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5、“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用了借事抒情的写法。

6、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7、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8、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词语:蒹葭秋风白露 秋霜 秋水 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9、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①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10、这首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诗经.秦风》 爱情 蒹葭 塑造了一个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青年男子形象。

11、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业、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可知而又不可知,虚幻飘渺的“伊人”是本诗的中心意象。“伊人”的形象始终是朦胧而模糊的,所以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伊人”可以是高洁的品质,也可以是美好的理想,可以是向往的爱情,也可以是难得的知己。它涵盖了人世间所有可遇而不可得的人生境遇。

12、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包涵了什么内容?

意境朦胧,含蕴不尽。人世间各种可望不可及的人生境遇 。

13、如果我们将这首诗作为爱情诗来解读,谈谈从诗歌中领悟到的爱情观。

反对“闪婚”“闪恋”,反对“只求一时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真挚纯真,专一执着,含蓄高洁……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篇4

课题:《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二、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篇5

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

2、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4、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6、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7、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刘得仁《池上宿》

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9、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李建枢《咏月》

1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2、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1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4、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6、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李商隐《北青萝》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归,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19、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20、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杜甫《秋兴八首》

21、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杜甫《月》

2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

23、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4、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2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26、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2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浣溪沙》

28、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9、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0、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戎昱《戏题秋月》

古代诗经经典名句 篇6

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2.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4.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王风采葛》

5.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抑》

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8.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9.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10.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唐风绸缪》

1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2.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1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4.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1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16.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17.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18.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1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2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21.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22.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23.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小雅.斯干》

2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小雅车辖》

2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26.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27.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28.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29.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30.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31.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32.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33.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诗经周南卷耳》

34.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3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36.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37.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38.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40.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4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2.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4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44.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45.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46.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7.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48.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49.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50.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51.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52.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53.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54.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55.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本文来源:http://www.mtb31.com/m/2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