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作文瘾之最
时间:2025-06-16 作者:每天帮说明作文瘾之最(集合11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1
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受到朋友的邀请,来到了丰都,一路上的风景都非常美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要说的话,是什么能让我和我妈大老远跑一道,当然是美味的螃蟹了,一想到抓来就可以吃,想想都让人兴奋,于是,在来的路上,这个美好的幻想一直回荡在脑海里,让我对他充满了期盼。
一到了地方,我们就快速的把鞋脱了,一阵清凉的感觉从我脚边过去,一直到我大脑感受,冰冰凉凉的,非常舒服,我一直在石头缝里找,找啊找,一找空,二抓不到,三实在没有,别人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我实在抓不到螃蟹了,看着远去″大众″的身影,我心里默默的想:让他们自已去抓吧,我一人看美景,实在优哉,优哉。
我在后面慢慢的走也看看风景,这里山清水秀,而且这里树很多,是绝对的避暑胜地,″痛死了″,只听一前面一个阿姨大叫,我听了想:这河里又没有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大叫了。"痛″,我只听自已大叫起来,往河里一看,结果是许多小石子正微笑着,我一看这个笑,告辞。
我们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我的脚已经酸死了,我又不敢坐,怕被石子“攻击″,想想都害怕,螃蟹虽然抓了一筐,可是,最大的还没有我一个拳头那么大,抓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回家了。
回到家的时候,我的脚有阵阵疼痛,结果一看,才知道这脚上又加了几个伤,虽然很好玩,但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2
The presented picture reflects a common trend in the way people are educated nowadays. In this picture, the mother is going to walk her son to school. But according to the son, he doesn’t really need to go to school since the phone in his hand already knows everything. The picture reveals the impact of mobile phone use on education.
Can mobile phone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 in school? I don’t think so. First of all,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own way and habit of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s, which can benefit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Secondly, every subject of education in school is systematic, such as Chinese,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philosophy.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information fragments that we randomly collect on the mobile phones. Last but not least, students can have exact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which will help to cultivate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In conclusion, mobile phone use is a convenient way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but it is still necessary that we attend school to get formal education.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duced price of communication products,the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 necessity for most people.Obviously,it shortens the distancebetween people and makes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Thanks to it,it‘s easy for us to contact or be contacted by others anytime and anywhere.We will never miss any important meetings,great deals or admirable opportunities.
But,have you noticed sometimes the mobile phone also brings embarrassment to us? It’s not rare to see some pressing the mobile phone to his ear and shouting loudly in public as if there were no one else present.And I‘m sure each one has had such an experience that the mobile phones ring continuously on a formal occasion.Perhaps those people have life-and-death reasons to keep the phone working at all times,but it interrupts people around them who have to hear what they don’t care when they want to concentrate on what they‘re doing.
So if you are one of them,please shut off your cell phone in public,especially on a quiet and serious occasion.It’s a respect for both others and yourself.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4
梅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古今中外无数诗人,伟人都颂赞过它,王维的“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无不透露着对梅花的喜爱。
梅花在寒冷之季诞生,一片白色汪洋中泛着淡淡的黄色,在那里涌着,浪着,跳着。“黄骨铮铮”起初只是花骨朵儿,翘然立在枝头,枝头上的花骨朵颤动着,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没有一片遮风挡雨的地方,用手包围住,花的颤动慢了下来,一股清香袭来,它,不像牡丹的雍容华贵,不像莲的高洁傲岸,不像菊的千姿百态,不像玫瑰的红色耀眼,它只是一株朴素无华,全身淡淡的黄色,优雅极致。味不似牡丹的浓艳,不似莲的清幽,不似菊的清淡,不似玫瑰的'芳香。
黄而薄,嫩而透明的梅就这样开在一片冰雪之中,这里没有别的花,只有梅;没有别的香,只有梅香;没有温暖的气候,只有北风的呼啸。
当春风沐浴着阳光,梅的旅程就结束了,百花的香混在一起,难免有些刺鼻,而白色世界中的香只有一种——那就是梅香,不浓不淡,刚刚好的香,地上散落着淡黄的花瓣,俯身捧起一首雪,嗅着雪中弥漫着的香,心情募的变好立起来梅,一种寻常的花,只为在风雪中挑战自我而绽放;它的寿命只有一个寒冬,却从未抱怨;环境的恶劣,却少有提起,不曾抱怨,不曾退缩,不曾迷茫。梅的花开只为证明环境恶劣,也有花开;只为证明花期再短,也愿坚持。梅啊,寒冬十月的你,只为证明再艰苦,再无奶也愿坚持。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5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不知不觉中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的色彩缤纷,网络的精彩纷呈,给每个网民的生活都注入了新鲜的元素。网络给了我们获取信息的超速感,也给了我们沟通交流的畅快感,但就在畅游网络空间的同时,我们也无可奈何的接受了一些关乎道德底线的网络垃圾。特别对于还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这个信息化普及的时代,网络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夹杂着垃圾的网络信息蜂拥而至的瞬间我们该何去何从,由此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点。因此,我对于大学生上网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我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150份,有效问卷147份。以下我将就调查问卷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不仅仅在东北财经大学,更使用网络对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众多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因此,我认为此次调查还是比较全面且有代表性的。在收回的147份有效问卷的被调查者中46%是女生,54%是男生,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较为接近。大一学生占41%,大二占39%,大三占26%,大四占7%,由于正值毕业季,大四同学很多都不在学校,被调查者中大四学生比例较低。而且占调查者94%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仅有6%的学生,这一数字说明个人电脑在大学生的普及率甚至用“人手一本”都不为过了,且这也为大学生上网的方便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条件。
对于“您的网龄有多长?”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一年左右”占5%,“三年以内”占23%,“三年到五年”占44%,“五年以上”占28%。这说明,在147名被调查者中大部分都是在初高中时期开始接触网络,并一直使用网络至今的。而现在的小学生中网络普及率也已很高了,也就是说,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光光对于大学生,更应该正确引导中小学生——此类自制力还未成熟的群体。
由于现在的大学基本都会采取网上提交作业、网上选课等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因此,占8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获取网络的方式是通过学校的寝室网线,而且21%的被调查者说明也经常使用学校提供的场所上网,而且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占到59%,仅有28%的被调查者说明还会去网吧上网。正因为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上网的便利条件,而且大学生手机基本都具有上网的功能,假设学生上课用手机上网,回寝室用笔记本上网,那么用来学习的时间又有多少呢?而这一正是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且应该引起关注的现象。
通过调查发现每天上网时间为1—2小时的占9%,2—3小时的占78%,3小时以上的占13%。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总体来说被调查的大学生在上网时间的把握上还是比较好的,过久迷恋于网络的只是少数而已。
网络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缤纷多彩,不仅各种消息更新速度极快,同学们可以很快的查阅新闻、搜索咨询、查找学习资料,而且还提供各种娱乐消遣,如电影电视、娱乐节目的在线观看等。从上网的活动形式来看,浏览新闻的占到45%,玩游戏、聊天占57%,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占76%,更新博客或个人主页占34%,查找学习就业等相关资料占62%。男生中玩游戏的居多,而女生中看电影电视、更新博客或个人主页的较多。从年级角度看,大一大二的学生中休闲娱乐居多,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查找就业资料、查看当日新闻的更多一些。
在网络如此流行的时代,学习网络技术成为中考及高考后的热门去向。从调查结果中看,虽然大家每天都在使用网络进行游戏娱乐读书看报,但是对于学习某项电脑技能,“有想法但没有付诸行动”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76%。而从我了解来看,即使学习,学生们也会学习一些比较基础比较实用的应用软件,如Photoshop、会声会影等。
上网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如若一味迷恋只会荒废了学业。在被调查的147位同学中,仅有24%的同学会因为上网而逃课。而对于通宵上网,有13%的同学表示会偶尔发生,其他都选择了“从不”。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对于上网程度的把握还是比较理性的,而且自制力也比较强。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网络对自己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而且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从同学们的`主观题中,我也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很反感网络中垃圾信息及黄色信息。他们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力度打击这种网络垃圾的传播,为网民提供一个和谐的网络空间。
二、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
从整个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对于上网的把握,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程度上都比较好。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几点存在的问题:
1、虽然不至于沉迷,但是从时间及方式上,我们都不难看出,大学生在上课、寝室都会花很多时间在上网上面,这样就会大大压缩了学习时间。
2、低年级学生上网主要休闲娱乐上面,而且时间比较长,有沉迷网络的潜在危险。
3、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即使无事可做,打开电脑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三、对于大学生上网的建议
1、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休闲两不误。上网娱乐一定要注意度上的把握,切忌不可沉迷,我们身边已经有太多因为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的例子了,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制力。
2、网络活动选择上要理性化。多利用网络咨询的便捷度,不要整天只知道挂Q上人人,而应该理性的运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储存空间。
3、注意提高上网安全性。网络的多元化当然也包括那些低俗的垃圾信息,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网络安全,严防腐蚀。
4、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不要散播不健康的言论及消息,为别人也为自己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空间。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6
生命,多么庄重,多么严肃,多么古老的话题啊!在我国有无数人死于非正常死亡,其中溺水身亡的人数变达每年1.6万人次,平均每天便有40多人溺水身亡,相当于每天便有接近一个班级在消失。
和同伴不慎溺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便来学习一下吧!如果自己不慎落水,不能慌乱,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双手双脚一直划动,呼气时浅,吸气时深,等待救援。如果同伴不慎溺水,应立刻呼救,喊叫大人前来救援。还可以将泡沫,游泳圈等漂浮扔给溺水者,也可以把竹竿等物体递给溺水者,把他拉上岸,切记,如果同伴落水,千万不可用手拉手方法进行施救,因为落水者会变得力大无比,容易把救援者也拉进水中,还有手与手之间接触到水,磨擦力会变小,如果最后一个人的手脱落,那么前边的人都将落入水中,造成连环溺水。如果在水中抽筋的话,应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揉搓和放松抽筋部位,这样一直循环,直到不抽筋为止。
生命是宝贵的,它只有一次,过了便不会重来。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预防溺水,珍爱生命,别把生命丢在水里!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7
一、调查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通过这一调查,我们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沉迷网络,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使他们的大学生活蓬勃发展。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观察法
三、调查的结果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分布在大二,男女生差异不大。这项调查的对象也集中在科学和工程。不满2年、2-4年、4-6年、6年以上的分别占互联网学生的17.14%、37.14%、31.43%和14.29%。14.28%、48.57%、25.71%和11.43%的.人每天上网时间少于1小时、1-3小时、3-5小时和5小时以上,51.43%、31.43%和5.71%的人分别在一天、一到三天、一周或更长时间内感到不适。
四、调查、分析或经验
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情况的调查,我深切地感受到,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仍然没有充分利用资源。从问题5和问题8可以看出,我们每天花几个小时上网,但是我们花很多时间在娱乐上,比如玩一些游戏,买东西。然而,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这让我们反思。我们用父母的血汗钱买的现代工具有哪些,只是为了娱乐?从问题12和14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已经意识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但是面对网络,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只能在迷茫中浪费时间。所以我认为应该在学校举办一些讲座,举办一系列的计算机竞赛,每个班可以推荐几个计算机专家,帮助大家一起在计算机方面取得进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现代化设备。
通过这次调查,我也觉得自己在正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影、玩游戏,而很少使用电脑进行学习。所以在以后的使用中,我决定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或者通过电脑看一些新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大学生。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8
老师,就像指路灯,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可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老师,他十分和蔼,我们都很喜欢与他交谈,他就是程林雄老师。程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在报刊上也发表过很多篇稿子。程老师指导我们写作文,还认真修改,然后投稿,可不,有几个同学的作文还在报上刊登过呢。
程老师是我们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每当我们放学回家,程老师还在办公室里还在批改作业,备课,程老师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在工作上。
每当我看到程老师那慈祥的容时,我不禁回忆起我们的四年级。
那是在我们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过后,我们考完试回到教室,程老师深情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我们班有三个同学要转学了。”话音刚落,程老师的头趴在了讲台上,瞬间,教室里沉默了。
这是我们班第一次沉默,我们明白了,老师看起来是那么严厉,可他对我们还是那么依依不舍。我们班上的同学即将要在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了,那天,老师说了我们的学习,说了我们的班级活动,还给在电脑上播放了我们的活动照片,在那一刻才明白,程老师和我们融为一起了。
这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老师的关爱下成长了,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情感,我们不舍我们的三个同学,更不舍我们的程老师,因为程老师和三个转学的同学一样不在我们的班级,因为他到别的班级当班主任了。
程老师是我们同学心中的好老师,她是我们永久的老师。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9
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我们成长中比不可少的伙伴。因为只有书才能让我们进步,只有书才能让我们快乐,只有书才能让我们学习。啊!书是多么的伟大呀,让人这么的喜欢它。
其实,书就像是你的老师,也像一位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书能够让我们学到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书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贫穷人家的孩子没钱买书,书在他们的眼中是多么的宝贵呀,而我们比起他们来幸福多了,就更应该珍惜爱惜它了。
我的生活离不开书,书也离不开我。它是我的好兄弟,时时都在帮助着我。书是一盏明灯,在我茫然的时候照亮我的人生大道;书是一位益友,在我不知所措时,为我指点迷津;书是一位良师,在我骄傲自满时,提醒我不能骄傲;书是一个指南针,在我迷失方向时,为我指明了方向。
我爱读书,爱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书海中,我可以与李白一同“举杯邀明月”,可以与范仲淹一起登上岳阳楼,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我还可以与杜甫一起分享“漫卷诗书喜欲狂”那难以言表的心情……我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乘风而去,与他们相谈。
书是我们的伙伴,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一定要爱护它,让它陪伴着我一生。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10
一、引言
1.1、调查背景
现今许多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较为普及,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影响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一些学生因“网瘾”而离家出走、辍学、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使用网络,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2、调查目的
为预防大学生网络依赖提供相关资料,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具有价值指导,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次调查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依赖现状进行了探讨。其中,网络使用状况包括网龄、每日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网络功能等方面;网络依赖状况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和时间管理等问题。
1.3、网络依赖度的基本含义
对于网络的过度使用这一现象,最初由美国纽约市的一位精神医师Ivan Goldberg提出,并把它称之为“网络成瘾”。但是“网络成瘾”的概念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 (addiction)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药的行为,比如吸毒,网络对用户的吸引不同于化学物质的依赖。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人们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看作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许多时间,并因此忽视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成瘾。
在网络成瘾早期,成瘾者先逐渐感受到上网的乐趣,随着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出现对网络的依赖症状。网络成瘾者开始是精神上渴望上网,逐渐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疲乏无力等,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根据文献中对网络过度使用这一现象的界定,分析认为上网用户在“网络成瘾”的早期,还未达到可以称之为“成瘾”的严重程度,但这时他们的身心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预防,可能发展成严重的'网络成瘾。因此我们把“网络成瘾”的早期定义为“网络依赖”,是指一种心理上对互联网络的依赖,表现在用户对互联网络使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的依赖。
二、调查实施
2.1、调查方法
网络调查问卷
2.2、样本份数
此次调查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采取随机抽样法,考虑性别、年级两方面的平衡,抽取我院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为88%。
2.3、研究工具
通过专业网络调查问卷网站问卷星编制《大学生网络依赖成都调查表》
三、调查情况分析
3.1、问卷基本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包括16个题目,调查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使用者的网龄、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主要的网络服务功能等,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二是网络依赖状况。另外还包括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两个层次。
3.2、问卷具体情况
3.2.1、参与此次问卷的性别成分
本次随机抽取成功参与调查的44名学生中,其中有女生15人,占调查样本的34.09%,男生29人,占调查样本的65.36%。
3.2.2、参与此次问卷的年级成分
大一17人,大二16人,大三9人,大四2人,分别占样本空间的38.64%,36.36%,20.45%,4.55%。
3.2.3、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间的情况
小于2各小时的有8人,3-5小时的有26人,6-8小时的有9人,大于9各小时的有1人。
3.2.4、大学生网络依赖度
其中吃饭的时候还在上网的有22人,占样本空间的50%;经常12点之后还在上网的达到35人,占样本空间的79.54%;不上网就焦虑的有16人,占样本空间的36.36%;上网上过通宵的有22人,占样本空间的50%;心情不好就上网的有13人,占样本空间的29.55%;如果可以不用工作,会与电脑相伴的有4人,占样本空间的9.09%。觉得没有网络生活照样过的不是的有11人,占样本空间的25%。
3.2.5、网络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
其中因为上网和父母闹过矛盾的有8人,占样本空间的18.18%。
3.2.6、上网目的
其中觉得上网觉得有事做,与安全感,很踏实的有4人,占样本空间的9.09%;上网是为了游戏的有18人,占样本空间的40.91%;QQ聊天的有27人,占样本空间的61.36%;听歌的有30人占样本空间的68.18%;看新闻的有28人,占样本空间的63.64%;学习的有28人,占样本空间的63.64%;打发时间的有29人,占样本空间的65.91%。
3.2.7、对上网利弊的认识
有44人利弊都知道清楚,占样本空间的100%。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问卷调查及对网络依赖大学生的访谈,分析得出:
4.1.1、女生、男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
4.1.2、在网络依赖程度上,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是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大四年级有所降低。而不同年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是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大一与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大二与大三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大二与大四年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大三与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4.1.3、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关系上,两者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4.1.4、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网络关系功能、网络娱乐功能和信息收集功能。以此为据,把网络依赖分为网络关系功能依赖、网络娱乐功能依赖和信息收集功能依赖。网络依赖程度得分高的这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网络的娱乐功能。而中间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对网络功能的使用比较均衡。
4.2、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问卷调查、对网络依赖大学生的访谈,以及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4.2.1、针对女生、男生在网络依赖程度上无显著差异,而女生对网络依赖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的这一结论。我们应当及时加强对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预防,对女大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进行多方面教育和引导,以从女大学生自身形成健康合理的网络使用习惯,防止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向更严重的情况发展。
4.2.2、对于各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不同特点以及各年级间不同的差异性程度,我们认为虽然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其与大三年级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因此总的来说从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发展仍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这就提醒我们,对于预防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来说,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越早效果越好。为此,应在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就要着重指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严重后果,并且在大学阶段长期开展合理利用互联网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各年级学生也都要有一个对网络使用的正确认识,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遏制大学生网络依赖的产生。
4.2.3、由于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网络依赖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因此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应当是预防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有效手段。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游戏中的防“沉迷”系统。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的资金投入,完善学校机房的硬件设备,在校园网中有意识的营造良好网络文化氛围,使同学们更多的集中在校内上网。
对于大学生自身,在去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计划和上网目的性,要根据学习要求和生活规律规定自己的上网时间,并限定上网的时间,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上网,不在网络上无目的的浏览网页,不做或少做对大学生活学习没有意义的事情,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控制上网时间,防止网络依赖。
4.2.4、针对网络依赖程度高的这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网络的娱乐功能的显著特点。对于学校,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
说明作文瘾之最 篇11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令我难忘的事,它们就像天上星星数也数不清,让我摘下最善良的一颗与你分享吧!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到底是那一个星星呢?让我来告诉你,它就是我们参加三馆一日游的采访活动。
这三个馆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但是,是我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广西民族博物馆。我们参观的展厅分别是:《和谐乐章》、《匠心神韵》、《家园》、《霓裳羽衣》、《穿越时空的鼓声》、《和谐乐章》展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和谐的场景。《匠心神韵》展示了广西民间匠人在制陶、雕塑、木作、绘画编织和造纸等。这个展厅中,我最感兴趣是那幅大大的岩画,我们看到的只是个模型,实际上画面宽约221米,高约40米。画面上绝大多数是人物,而且是一种姿势,双手上举,双脚叉开,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千平米的.岩面。它至今还是个谜呢!这些人物是怎么刻画上去的?它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它的年代?《家园》通过“山地生活”、“田园炊烟”、“水上人家”及生活饮食,体现了广西各民族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的景象。《霓裳羽衣》展示了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印染、刺绣和织锦。每一个族的衣服都各有千秋,美不胜收。《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说道铜鼓,我们广西可是铜鼓之乡呀!也可以说是铜鼓大本营了。无论是大铜鼓,还是小铜鼓,它们都包含着它的文化习俗、起源发展与演变、工艺。铜鼓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民族博物馆的造型就是铜鼓。显得雄伟、壮观。这就是我们在民族博物馆里的采访活动。
遨游在自然博物馆里。让我看见了,广西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趣味横生的礼俗文化。让我感受了,广西各个民族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和生活饮食。让我品味了,广西民间匠人在制陶、雕塑、绘画、偏织的……艺术品让我欣赏了,广西各个民族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服饰。让我懂得了,铜鼓的文化、铜鼓的艺术、铜鼓的意义。
这次采访活动真让我流连忘返呀!
-
想了解更多【说明作文瘾之最】网的资讯,请访问:说明作文瘾之最
本文来源:http://www.mtb31.com/m/27985.html